&esp;&esp;他行医一生,历经三朝,深知宫廷斗争的波谲云诡,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。
&esp;&esp;即便好友没有在信中言明,黄天泽也能猜到,应该是徐闻道救下庆王妃。于此同时,徐闻道更是直接卷入了泼天的大祸之中。
&esp;&esp;如今这烫得能烙穿手掌的“大麻烦”,就这么被老友塞到了自己怀里?
&esp;&esp;黄天泽的心跳如擂鼓,后背瞬间沁出了一层冷汗。
&esp;&esp;他看着庆王妃文静那张苍白脆弱、茫然无知的脸,仿佛看到的不是一个需要庇护的病人,而是一个随时可能引爆、将他和整个“黄府”都炸得灰飞烟灭的惊天秘密。
&esp;&esp;“黄老爷?”中年仆役见他脸色变幻不定,久久不语,低声提醒。
&esp;&esp;黄天泽猛地回过神,强行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。他深吸一口气,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平稳些,对那中年仆役道:“一路辛苦了,随管家进去歇息吧。”
&esp;&esp;然后,他又转向茫然站立的庆王妃文静。
&esp;&esp;黄天泽尽量放缓了语气,带着医者固有的温和:“这位……夫人,一路劳顿,请随老夫入内安顿吧。此地风大。”
&esp;&esp;说完,他伸出手,虚虚地引了一下,却不敢贸然触碰。
&esp;&esp;女子似乎被他的声音惊动,空洞的眸子微微转动了一下,却没有焦距。
&esp;&esp;她迟疑了片刻,才在中年仆妇的搀扶下,小心翼翼地、试探着向前迈出了一小步,如同在无边黑暗中摸索的雏鸟。
&esp;&esp;黄天泽看着那纤细而蹒跚的身影,一步一步,缓慢地踏入“黄府”的门槛。
&esp;&esp;阳光在她身后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,仿佛一道沉重的枷锁,也一同压在了黄天泽的心头。
&esp;&esp;他抬头望了一眼依旧湛蓝无云、烈日灼灼的天空,只觉得这平安镇的天,从未像此刻这般,阴沉得让人几乎喘不过气。
&esp;&esp;48
&esp;&esp;第48章 紧绷
&esp;&esp;◎阮玲珑压下心中那丝怪异的悸动,轻轻抽回手,声音平稳道:“夫人说笑了,我们素未谋面,何来认识?”◎
&esp;&esp;小河湾畔,阮玲珑的五亩水田在灼灼烈日下铺展开一片顽强的绿意。
&esp;&esp;与周遭田地里那些□□旱天气折磨得蔫头耷脑、叶片卷曲泛黄的秧苗不同,阮玲珑这几块水田里的稻子,绿得格外精神。
&esp;&esp;它们叶片舒展、根茎挺拔,透着一股蓬勃的韧劲。
&esp;&esp;尤其是那几亩施用了她特制的“玲珑牌混合肥”,而且按照她“宽行稀植”理念栽种的水稻,长势更是喜人,禾苗分蘖早且多,新抽出的叶片油亮亮的,在热风中摇曳生姿。
&esp;&esp;这异乎寻常的景象,像磁石般吸引着附近村子的庄户人家。
&esp;&esp;起初只是陈伯、李伯、张伯他们带着好奇和些许不服气的亲戚朋友来“视察”。渐渐地,田埂上聚集的人越来越多。
&esp;&esp;看着自家水田里病恹恹的秧苗,再看看眼前这片生机勃勃的秧苗,大家伙儿再也忍不住了。
&esp;&esp;“赵家娘子,你这稻子,究竟是咋养的?能给咱们透个底不?”一个黝黑精瘦的汉子搓着手,满脸恳求。
&esp;&esp;周围立刻响起一片附和声:“是啊是啊,眼看这老天爷连一滴雨都不下,再这么下去,秋粮很可能要绝收啊!”
&esp;&esp;“赵娘子,行行好,指点指点大家伙儿吧!”
&esp;&esp;阮玲珑今日戴着一顶麦秆编制成的草帽,原本她正蹲在田边仔细记录着秧苗的长势。
&esp;&esp;听到动静,她站起身来,豆大的汗水顺着她晒红的脸颊滑落。
&esp;&esp;阮玲珑眼神清澈明亮,她没有丝毫藏私的念头。对上大家殷切的目光,她在心里叹了一口气,眼前这些都是靠天吃饭的穷苦百姓,为了粮食收成,所有人都费尽了心思。
&esp;&esp;放下小本子,阮玲珑指着田里特意留出的浅水层和湿润的泥面,声音清朗道:“各位叔伯,眼下这光景,水比油贵。我这个法子,名叫‘湿润管理’法。”
&esp;&esp;说着,她也不怕脏,径直弯腰捧起一把水田里的泥,“你们看,稻子也不是非要灌满水泡着。它们长得好不好,关键在根!”
&esp;&esp;“我们只要保持这泥巴湿润不干裂,稻子的根就能吸到水气,秧苗就不至于渴死。水层浅点,还能让它们的根往深处扎,更耐旱。早晚凉快时浇透一次,比大中午顶着日头乱浇强得多。”
&esp;&esp;阮玲珑顿了顿,目光扫过众人急切的脸,声音不疾不徐。
&esp;&esp;“光省水还不够,我们还得给苗子‘壮筋骨’。天气干旱虫多病也多,得想法子让苗子自个儿硬气起来。”
&esp;&esp;一边说,她一边走到田埂旁,顺手拿起一个陶罐。